區塊鏈(Blockchain)是分佈式數據庫系統,起源於比特幣,最早在2008年由中本聰在論文《比特幣: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(中文版)》中提出。
區塊鍊是按照時間順序,將數據區塊相連,並以密碼學的方式保證其不可篡改、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。
區塊鏈分為公有鏈、聯盟鍊和私有鏈。
公有鏈:
所有人都可以讀取數據、發送和確認交易、競爭記賬的區塊鏈。
除非掌握51%以上算力,否則沒有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控制、篡改數據,所以“公有鏈”被認為是“完全去中心化”的。
公有鏈一般會通過代幣機制鼓勵節點競爭記賬,BTC、ETH都是典型的公有鏈。
聯盟鏈:
指有若干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,每個機構都運行著一個或多個節點,共同記錄交易數據,數據僅在系統內機構間進行讀寫和傳遞。
其鏈上數據實現了部分意義上的分佈式,我們視為“多中心化”。典型代表包括R3、Hyperledger、金鍊盟等。
私有鏈:
每個參與到系統中的節點都需要經過許可,比如特定機構的自身用戶等,數據的訪問及使用有嚴格的權限管理。有些許可鍊是沒有代幣機制的,因為不需要通過代幣來鼓勵節點競爭記賬。
評論
0 條評論
文章評論已關閉。